融合动力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综合地质与成矿规律研究

成果归属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成果类别:应用技术
成果完成人:
张继林;刘必政;魏峰;张忠坤;宋翔;王根厚 ;高曦
第一完成单位:
北京金有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西藏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
研究起止时间:2015/01~2017/08
关键词:成矿规律;西藏矿区;铜多金属矿床
评价单位:中国黄金集团公司

受西藏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龙公司)的委托,北京金有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金有公司)承担了《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综合地质与成矿规律研究》(项目编号:ZJ-DZ/2015-XZJM-01)项目,对矿区构造特征、元素富集规律、氧化带分布等进行研究。

工作起止年限为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工作范围:甲玛铜多金属矿区采矿权及探矿权,项目经费140.14万元。第一完成单位为北京金有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外协单位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项目立足于解决如下问题:

(1)进一步明确矿区构造格架,厘定各类构造的时空演化特征,并对不同期次、不同性质的构造对矿体的影响进行评价;

(2)研究矿区氧化带的地质特征、与构造的关系及对成矿的作用,明确氧化带分布规律与界线;

(3)利用基础地质资料进行矿区地质建模工作,深化对矿床的地质认识,并利用矿化模型综合研究各成矿元素的分布、富集规律,圈定元素富集区域,为矿山生产配矿提供依据;

(4)整理矿区以往资料、系统总结成矿规律,在对矿区地质构造、元素分布富集特征认识的基础上,结合与临区矿床的对比,综合分析矿区空白区及深部找矿潜力,为矿山开展资源储备工作提供地质依据。

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本次项目围绕下列核心内容:

(1)建立矿床地质模型;

(2)成矿规律及Cu、Pb、Zn、Mo、Au、Ag各元素分布、富集规律研究;

(3)控矿构造系统研究;

(4)区域成矿对比研究;

(5)矿山地质综合研究;

(6)明确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三带划分。

通过1:1万地质填图、钻孔编录光薄片鉴定、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物相分析和遥感解译等方法,最终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查明总结了本区矿床成矿规律,提交《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综合地质与成矿规律研究》报告和成矿预测靶区。





不到底限非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