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动力

河南省新安县郁山矿区铝土矿找矿勘查与研究

成果归属作者:
刘学飞 ;
成果归属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成果类别:应用技术
成果完成人:李中明;赵建敏;燕长海;刘百顺;王建平 ;寇亚飞;焦赞超;裴玉华;刘学飞 ;王庆飞 ;史春睿;王建光;杨瑞西;张鸿祥;刘家橘;孙洛新;尚保忠;罗文金;司法祯;刘平利;孙亚卫;刘彩丰;杨亚萍;李伟;乔天荣;许清丽;王凌云;赵珂;刘献华
第一完成单位:河南省地质调查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研究起止时间:2007/01~2011/12
关键词:隐伏铝土矿;碎屑;化学沉积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评价单位:河南省国土资源厅
评价证书号:豫国土科鉴字[2011]第57号

本项目属社会公益性地球科学研究领域,其成果将应用于氧化铝企业矿山规划和华北地区沉积型铝土矿找矿勘查和研究工作等领域。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承担2006年河南省两权价款调查等项目,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合作,经过5年努力,在勘查成果、成矿理论和勘查方法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

1   主要内容和特点

(1)以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发现并快速查明的一处大型隐伏铝土矿床,周边另有8000万吨铝土矿预测资源量,实现了地质找矿的新突破。

(2)通过普查和详查工作,提交铝土矿(332)+(333)类资源量2362.79万吨,耐火粘土(332)+(333)类资源量404.38万吨,铁矾土(333)类资源量150.72万吨,煤(333)类资源量96.01万吨,伴生镓(333)类资源量1739.28吨。为缓解河南省铝土矿资源供需矛盾作出了突出贡献。

(3)在预普查阶段探索实践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剖面测量+钻探验证”为主的勘查技术方法组合,对寻找隐伏铝土矿具有示范作用和推广意义。

(4)深入研究了铝土矿的矿石特征,新发现了石盐和水铝英石矿物,对沉积型铝土矿岩石学、矿物学研究、综合评价和综合利用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5)将郁山铝土矿床作为沉积型矿床的典型代表,通过深入研究和总结,提出沉积型铝土矿主要为同生沉积作用形成、成矿模式为“古陆风化+碎屑和化学沉积成矿”、经历了“三期五阶段”等新认识,发表了多篇论文,具有理论创新意义。

2   应用推广情况

(1)所提交的新安县郁山铝土矿床的探矿权已流转给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进一步勘探开发,实现了公益性找矿勘查成果的商业性转换,预期社会经济效益巨大。

(2)所提出成矿新认识及勘查技术方法组合,对寻找豫西沉积型隐伏铝土矿具有普遍作用,并已成功应用于“渑池礼庄寨地区铝土矿调查评价”等多个铝土矿找矿勘查项目中,对沉积型铝土矿床找矿与勘查具有指导作用。

(3)在评价研究过程中,在核心期刊发表和已采用即将发表科学论文7篇,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不到底限非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