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文化建设促进企业文化有效落地
20世纪80年代企业文化理论传到中国,恰逢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经历着三个方面大的转变:一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二是从过去的封闭经济转向开放的经济;三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验式管理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组织管理,这就需要我国企业建立起一系列新的发展理念、新的经营管理模式,以及新的行为方式。
因此我国企业更为迫切需要企业文化这种现代组织新的管理方式,为此我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实践相比西方企业来说更为活跃和系统,并涌现出专项文化建设的创新实践。
相比较于西方公司普遍简约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来说,由于新时期变革和发展实践的需要,我国企业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通常内容更为丰富,理念条目设置数量更多,也更为具体。
2007年,我在主持北京地铁供电公司企业文化体系构建项目时,为便于后续企业文化理念的宣贯,第一次将企业文化理念设置为核心理念与专项理念两个部分。
在2008年出版的《企业文化》著作中,我正式提出了企业理念文化体系的分类,将企业理念文化体系划分为核心理念和专项理念,并相应给出了核心理念和专项理念的定义。
在2010年我们主编出版的《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报告(2010)》中,我进一步提出了专项文化的概念。我认为,专项文化是指企业在不同的经营管理领域或单个层面问题上所信奉和倡导,并用以指导此类经营管理实践的价值理念与行为方式。报告指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未来发展趋势之一,是着眼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深入开展重要的专项文化建设。
我们提出和倡导专项文化建设的观点,后续得到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企业文化分管领导的认同,2013年7月10日黄丹华副主任在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中,专门强调指出中央企业“要进一步加强专项文化建设。”
如今专项文化建设的观点已得到国内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可与实践运用。例如,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近年来就大力推进了创新文化、安全文化、质量文化、精益文化、人才文化、治理文化和品牌文化等专项文化建设工作。
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企业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普遍面临文化落地的难题,其症结主要有两个:一是企业文化建设不能有效融入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呈现出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两张皮的现象;二是基层与广大员工参与程度低,呈现出文化建设层级衰减与上热下冷的现象。
专项文化建设既能够丰富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又能够使企业文化建设有效融入到企业的具体经营管理实践当中,从而能够有效破解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两张皮的问题。
因此,企业在深化企业文化建设中,可以结合自身的经营管理实际,大力开展重要主题的专项文化建设工作,例如创新文化建设、人本文化建设等。
2.1 创新文化建设
创新文化贯穿于企业创新活动的始终,是企业创新的根基和创新活动的原动力。企业应积极培育创新文化,大力推进企业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企业的创新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方面着力推进。
(1)构建系统的创新文化体系
创新文化体系由四个渐进层次内容所构成,即创新理念文化、创新制度文化、创新行为文化和创新物质文化。创新理念文化主要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倡导的创新价值观,为创新制度文化和创新行为文化提供指导方针。
(2)营造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
创新的本质是“破旧立新”,通常会面临很多阻力与风险。例如,会受到“传统势力”的阻挠甚至“打击”,会经常面对失败。为此,企业要积极营造鼓励突破传统、标新立异,宽容失败,鼓励冒险的创新氛围。对创新失败的人不苛责,保护好员工创新的积极性。在3M公司,人们习惯问员工从中学到了什么,而不是苛责为什么会失败。只有企业管理者愿意接受“有良好动机的失败”,企业的创新行为才会持续涌现,员工在干中、企业在迭代中才能不断培育创新思维方式。
(3)注重开放式协同创新
随着网络化的再深化,产业或企业的创新优势将不再是单体的竞争,而是来自于创新网络、创新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IBM的横向整合和苹果的纵向整合都是科技史上的成功案例。华为公司任正非也认为:我们在创新的过程中,只做我们有优势的部分,别的部分我们应该更多的加强开放与合作,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构建真正的战略力量。
2.2 人本文化建设
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进人本文化建设,注重将建设高素质员工队伍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强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通常可划分为五个层次,即情感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人才管理和文化管理。
情感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与管理对象的情感交流从而实现有效的管理,其核心是消除员工的消极情绪,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能够极大地满足员工的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而且员工共同参与形成的决策也有利于贯彻执行。
加强员工的自主管理,通过员工自我发现问题、自我分析问题、自我解决问题,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进而通过员工的自我控制代替自上而下的层层约束,能够很好地契合员工更高层次的尊重与信任的需要。
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是员工最高层级的需要,人才管理的重点在于创造人才发展的优良环境,不但促使人才的素质、能力得以提高,更要有利于其才能的发挥。
员工普遍期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工作找到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实现自身的价值。文化管理倡导员工对企业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的认同,鼓励员工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到企业的发展当中。
企业的人本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上5个层面着手实施。
陕煤集团神木红柳林矿业有限公司(简称红柳林矿业公司)近20年的持续奋斗,收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煤炭工业先进集体、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全国绿色矿山、能源创新先锋企业、品牌影响力100强等多项荣誉。
2023年红柳林矿业公司被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授予“全国企业文化最佳实践企业”称号,专项文化建设成为红柳林矿业公司企业文化落地的得力抓手。
3.1 “红柳铸安”的安全文化建设
多年来红柳林矿业公司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
(1)从“心”入手 植入安全理念
红柳林矿业公司树立了“生命至上,安全为天”的安全理念,从“心”入手,注重发挥“人”的作用,通过安全理念的渗透植入,逐步实现员工思维模式从“要我做”到“我要做”,再到“快乐做”的转型。
(2)教育培训 养成安全行为
公司实施三级安全学习模式,将公司员工分为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区队员工、管理人员三个层级,坚持每月制定下发学习计划,通过集中学习研讨和基层宣讲,持续将安全生产学深悟透。
公司对矿井建设以来和周边类似条件矿井发生的各类事故汇编成册,拍摄成警示教育片,常态化开展“历史上的今天”警示教育活动,用身边的事警醒身边的人,将安全警示教育纳入公司日常安全培训中,对事故案例进行剖析,分析事故原因,反思事故教训。
公司注重梳理推广“四进四关心”、“四有四必须”、“车让人、车定人、车选人”等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还以人的不安全行为为抓手,通过规范班前会、作业前安全流程确认和“三违”人员反三违等特色管理方法,有效降低“三违”发生率。
(3)固化于制 形成安全机制
公司修订完善了《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300多项,进一步细化了全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和“一岗一清单”,突出抓好“五职矿长”、“部门负责人”、“四员两长”等关键岗位的主体责任履职考核,强化了抓安全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公司实行安全生产记分管理,安全生产考核记分周期为一个自然年,1个记分周期内总分为12分,根据周期内最终记分情况,给予记过、岗位调整、降级、撤职等处置,压实了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
公司构建了以“自保、互保、联保”为依据的零“三违”班组网络建设,以各区队为单位组建了179个安全网络小组,推行“一人违章、小组连带,小组遵章、人人受益”的反“三违”工作机制。
(4)智能管控 提升安全水平
公司积极推进“基于智能终端的员工不安全状态快速检测系统”、“千眼”视频智能监控系统研究项目落地,推广应用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皮带运输系统轨道巡检机器人等新工艺和设备,实现采掘头面、生产系统、重要岗位的智能管控,进一步提升了矿井安全管理水平。
(5)管理铸能 形成安全管理模式
公司创新实践“二安八个一”安全管理法、“90123”安全管理法、“双危”辨识安全管理法等九大安全管理模式。在推进NOSA安健环体系建设过程中,形成了NOSA安健环“11365”管理新模式,并获评NOSA白金三星荣誉。
3.2 “红柳绿茵”的生态文化建设
红柳林矿业公司树立起“崇尚自然, 绿色开采”的环保理念,多年来精心打造“绿色立体生态”示范矿井。
(1)建设立体生态修复示范园一期工程
公司2021年开工建设了立体生态修复示范园一期工程,工程总占地面积约300亩。工程建设主要内容包括特色花海、缀花草地、户外剧场、雨水花园、功能草地、温室大棚、配套用房等。
园区内道路选用透水混凝土路面、矸石砖、木栈道相结合的理念,将固废综合利用示范与水土保持防治落到实处。此外,示范园在建设过程中选用石料、木料等废弃建筑材料制作桌凳、昆虫旅馆、候鸟驿站。
(2)推进立体生态修复示范馆项目
项目位于立体生态修复示范园一期内,公司计划以科普教学、科技交流、成果展示、多媒体培训为一体的信息化综合体服务平台为设计理念,以“智能化”为主题,“碳中和”为建设目标,借助现代数字多媒体技术手段及绿色减排、清洁能源、能耗管理等先进技术,完成以科技、智慧、绿色为特色的智能科普馆建设。
(3)建设立体生态修复示范园二期工程
立体生态修复示范园二期项目位于公司南大门以南、皮带栈桥走廊北侧,总占地面积约118亩。目前亲水平台、跌水瀑布、雨水花园、休闲广场、红柳花海等内容已完成建设,景观提升工程正在建设。
(4)规划“万亩”草原项目
结合采煤沉陷区实际情况,公司以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治理原则,在北翼已沉稳的土地上,通过基底重建策略、分区规划策略、智慧发展的规划策略,结合生态+休闲+旅游,打造以“高山草原+林果经济”为品牌的多元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区。
公司通过先后实施立体生态修复示范园一、二期,生态修复示范馆主体工程,“绿园”绿化工程,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预警系统等项目,矿区内外新增绿化面积240余亩,矿区绿化率提升至45.5%。公司为神木市及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旅游、度假的好去处,同时也为神木市中、小学生煤炭科普教育、户外写生、拓展训练提供了一个好基地。
多年来红柳林矿业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着力推进了安全文化、生态文化等8个专项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具有很好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编辑自作者发表的文章:企业家期刊,2024年第6期,更多文章请见黎群教授微信公众号:jdliq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