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动力
地质灾害防治/城市工程地质专家-黄雨

黄 雨

同济大学,岩土工程,博士(硕博连读)
日本国立岐阜大学,博士后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0.09~2001.01,英国诺丁汉大学,访问学者
TEL:021- 6598 5215
E-mail:yhuang@tongji.edu.cn
地质灾害防治
城市工程地质
地震工程地质
海洋工程地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复杂海洋动力环境下地震触发海底松散沉积斜坡失稳流动的多尺度演化机制研究,2022-2026,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德合作交流项目,极端自然条件触发滑坡灾害的概率化模拟和不确定性量化,2021-2023,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速非稳态流动土体的冲击致灾机制与韧性防灾研究,2019-2023,主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重大滑坡-桩锚体系演化机理与设计关键技术,2018-2021,主持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震工程地质学,2017-2021,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考虑震源不确定性的场地地震动及反应谱研究,2018-2021,主持
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项目,地震砂土液化全过程的动力演化特性及其本构模型构建,2017-2020,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纳米凝胶体系的砂土液化防治机理研究,2014-2017,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微重力环境下岩土颗粒流动性态研究,2010-2014,主持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子项,填埋场失稳流滑机理及灾害评估,2012-2016,主持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子项,城市地质环境安全信息化技术研究,2012-2016,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震液化后土体流动的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模拟研究,2008-2011,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饱和纳米复合砂土的动力响应及抗液化性能研究,2015-2017,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基于陆地观测卫星影像的地震触发滑坡运动过程研究,2012-2014,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地震液化土层中桩的破坏机理研究,2011-2013,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基金项目,汶川地震中地基基础破坏形式调查研究,2008-2009,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复杂颗粒系统流变学在泥石流灾害分析与防治中的应用研究,2018-2019年,参与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7)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6)
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上海市曙光计划
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1)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1)
国际地质灾害减灾联合会(ICGdR)科学成就奖
第九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
第一届谷德振青年科技奖




不到底限非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