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南富县-长武地区地震层序地层解释
成果归属机构: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成果类别:应用技术
成果完成人:樊太亮 ;高志前 ;王宏语 ;陈飞;何登发 ;侯伟;丁文龙 ;于炳松 ;张金川 ;康志宏 ;鞠斌山
第一完成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
研究起止时间:2007/10~2008/10
关键词:古生界-中生界;层序地层格架;鄂南地区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评价单位:中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
项目对鄂南地区古生界-中生界沉积体系、储层发育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研究,建立了古生界-中生界层序地层格架系统,明确了中生界储层类型及其发育控制因素,预测了有利勘探区带,从而为鄂南地区油气勘探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包括4项研究成果:
1. 建立了鄂南地区古生界-中生界层序地层格架,划分出5个二级层序和30个三级层序,明确了鄂南地区中生界延长组物源主要来自东北和西南两个方向。
2. 明确了鄂南地区中生界储层类型,提出储层的孔隙类型主要为次生孔隙和裂缝孔隙,其中裂缝为溶蚀裂缝和网状缝,指出水下分流河道和前缘席状砂是中生界优质储层,砂质碎屑流是中生界优势储层。
3. 分析了风化壳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指出古生界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类型为裂缝-溶蚀孔洞,认为马家沟组侵蚀地貌残丘是有利储层发育区。
4. 预测了鄂南地区油气勘探有利区带,指出洛阳-富县-岔口-张村驿和正宁-早胜1-正1-正3的砂质碎屑流发育区是中生界碎屑岩层系的有利勘探区带,富古4-富古7井区附近风化壳储层发育区是古生界碳酸盐岩层系的有利勘探区带。
项目研究成果对研究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并及时应用于勘探生产,取得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