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动力

塔里木盆地大中型油气田形成条件与勘探方向

成果归属作者:
樊太亮
高志前
王宏语
鞠斌山
康志宏
张金川
成果归属机构: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 能源学院
成果类别:应用技术
成果完成人:樊太亮 ;于炳松 ;高志前 ;王宏语 ;闫相宾;陈飞;张金川 ;韩革华;侯伟;康志宏 ;鞠斌山
第一完成单位: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
研究起止时间:2004/10~2006/06
关键词:油气富集规律;勘探方向;塔里木盆地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评价单位:中国石化勘探西北分公司

项目对塔里木盆地大中型油气田的形成条件、成藏组合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研究,对盆地规模的有利勘探方向与重点区块的有利勘探区带进行了综合研究与评价。取得了以下5个方面的研究成果:

1. 指出古隆起和古斜坡时空发育分布与演化是碳酸盐岩油气运聚的区域背景,储层的发育程度是控制油气富集的关键,而盖层的时效性则决定了油藏能否得以保存,提出层控与相控是形成油气富集带的主要因素,而断裂—裂隙作用起重要作用的新观点。

2. 提出不同类型斜坡带是控制油气富集的重要场所,沉积期古斜坡控制了塔河与塔中礁滩油气藏、哈得逊与塔中东河砂岩以及志留系地层超覆油气藏的富集,构造变动期古斜坡是油气富集的有利地区。

3. 对塔中、巴楚、塔西南和孔雀河四个重点区块的主要层系的成藏组合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评价,指出油气输导体系的类型及时空演化控制油气成藏过程和构造变动期油气调整趋势,但受断裂、不整合、储集体连通性等因素制约。

4. 建立了寒武系盐下白云岩储层的相控预测模型和评价思路,指出以斜坡带白云岩储层发育条件最好,并与上覆膏岩构成良好的储盖组合。

5. 分别以构造变动期、成藏组合为主线,对盆地规模的有利勘探方向与重点区块的有利勘探区带进行了综合研究与评价。提出塔中下奥陶统岩溶发育带、塔中南坡和北坡西北端的上奥陶统礁滩相、塔中—孔雀河地区志留—泥盆系地层超覆带、巴楚地区泥盆系东河砂岩—二叠系高能滩相、山前带构造圈闭群等是有利的勘探区带;塔中—巴楚地区寒武系盐下白云岩是重要的勘探领域;塔中北坡北侧发育的礁前滑塌坡扇、塔东南和孔雀河地区发育的海底扇、塔中—巴楚隆起间的构造枢纽带裂缝发育区是重要的潜在勘探领域。

项目研究成果对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勘探具有指导作用。





不到底限非好汉